第八章 叮嘱
1. 速成绝不可能
中国学生总觉得自己已经 “学” 了十多年英语,一想到这么多青春年华的逝去,就觉得自己特别可怜;转念一想,“可怜” 这个词是贬义,于是开始用 “悲壮” 形容自己。可事实上,真的学了那么多年吗?那么多年里真的学了吗?不问倒罢了,一旦正视这个问题, 就知道过往许多年里的所谓 “学” 相当禁不住推敲。
其实大多数学生每天投入到英语学习的时间并没有多少。也许某段时间昏天暗地地突击,可是从未有过长期持续的努力 —— 如果有的话,哪怕很差的方法都会发生一定的甚至是很大的正面作用,早就不再为英语苦恼了。
许多年前,我在网上读到 Peter Norvig 的一篇文章,“Teach Yourself Programming in Ten Years”。这位作者认为人们去买那种诸如 “7 天自学 Java 语言” 之类名字的书是很无知的表现。他认为用十年时间学会程序设计非常值当。
再看另一种类型的领域。披头士乐团似乎是在1964的Ed Sullivan 剧场表演突然地火起来并成为第一乐队的。但其实他们从 1957 年开始,就在利物浦、汉堡等地的小型俱乐部表演。虽然他们很早就显现强大的吸引力,但他们决定性的成功作品 Sgt Pepper 也到1967年才发行。Samuel Johnson 则认为或许还不止十年才行,他说:任何领域的卓越成就都必须用一生的努力才能取得; 稍微低一点的代价都是换不到的。Chaucer 则感叹道: “生命如此短促,学习技艺却要这么地长”
这两段引用的是徐侑的译文
Peter Norvig 写这篇文章(2001)的几年后,2008 年 11 月,Malcolm Gladwell 出版了他那本畅销书《Outliers》,在这本书中 Malcolm Gladwell 把这 “十年” 换算成了更为精确的 “10000 小时” —— 想要出类拔萃,就要努力至少一万小时。让我们来算一下,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如果每天花在学英语的时间持续保持在三个小时,那么九年多一点点就能够积累 10000 小时的 “驾驶里程” ;如果每天 4 个小时,则七年不到的时间就够了。如果每天 6 个小时,大约四年半就够了。
如果你自己正在为英语学习所苦恼,不妨扪心自问,自己在过去的许多年里,持续努力的时间究竟有多久呢?病根就在这里。另外,请格外注意 “持续” 两个字。突击一个月不到,然后半年无消息,则相当于前功尽弃,毫无累积。
最近几年,我的学生中有很多高中生在托福考试中获得极高的成绩 —— 很多都在 110 分以上。按照ETS的官方数据,110 分的百分比等级(Percentile Rank)是 96.8%,即,每次考试中大约只有 3.2%的人成绩在 110 分以上。以我的经验,在大学生中获得 110 分以上托福成绩的人数感觉上要比高中生少很多。某种程度上我只能用我自己的经验去审视这个现象。我问自己的问题是,为什么我教的东西是一样的,但高中生却能获得比大学生更高的成绩呢?
想来想去,最合理的解释也许是这个:高中生学习的时间更长。高中生还非常习惯上午上四节课,下午上四节课,晚上回家再做两个小时的作业。而反过来,大学生却不是如此,很多大学生一天要是学上两个半小时,就觉得自己已经很刻苦了!大学生可做的事情太多,要参加朋友的生日聚会,要谈恋爱,要参加各种活动,等等等等 —— 他们太 “忙”,像李宗盛描述的那样 “忙忙忙,忙是为了自己的理想还是为了不让别人失望?” 某种意义上,高中生能够获得比大学生更高的托福考试成绩 —— 这个现象本身就在证明托福这种考试考的不是智商,当然也不是智慧(生活经验在这里没有任何用处)。最终,在这样的考试上,谁花费的时间越多,谁就可能具备更多的优势。
正如之前所说的那样,想要改变生活,就要改变观念。从现在开始,请牢牢记住,“速成绝不可能”。如若真的相信这个简单的道理,就不大可能懈怠,因为相信这个道理就等于相信 “一切都靠积累”,而笃信这种简单道理的人怎么可能偷懒,怎么可能懈怠?
而真正的关键又在于,用英语还真是几乎所有技能中最简单的 —— 因为它真的根本就不需要 10 年时间。实际情况是,只要坚持 6 个月,就肯定渐入佳境。这些年我教过的无数高中生向我清楚地证明了这点 —— 而后面的文字里,我还有进一步的说明。
2. 英语不能只学不用
大多数中国学生学不好英语的关键在于他们 “学得太久,用得太少。” 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英语只不过是一种工具,或者说复杂点,英语是一种技能。如果再严格点,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英语只能是一种工具,最多只能是一种技能。毕竟只有少数人会成为语言学家或者文学家(竟然使用第二语言)—— 因为很多人尽管梦想成为语言学家但最终大多无疾而终,就好像很多梦想成为画家的人最终会沦落为画匠一样。
人们常常假定所谓的技能都必须熟练到一定程度才可以安全应用。这个假定在很多情况下确实是正确的。比如,如果你想以医生为职业,那么你必须通过考试获得行医资格之后被允许救死扶伤;如果你想以律师为职业,那么你也必须通过考试获得律师资格之后才可以去匡扶正义。哪怕再简单一些的技能也可能如此,比如,你买了一辆车想将其作为代步工具,那么就必须通过考试获 得驾照之后才被允许开车上路 —— 无证驾驶是违法的。
然而这个假定并不适用于英语(或者说,其他的第二语言)这项技能的习得以及应用。司机、医生、律师需要通过考试才能应用所需技能的重要原因在于这些技能的应用如若出现差错很有可能会对他人造成伤害 —— 甚至可能是无可挽回的。但是, 英语这项技能的应用在大多数情况下很难对他人造成伤害。你英文发音再难听,听的人也不会因此晕死;你英文语法错误再多,读的人也不会因此疼痛;别人对你说英文你没听懂或者给你看英文你没读懂,若非极端情况,你也不会因此就从此真的无颜见人。
英语这项技能并不是一定要学好到一定程度才可以使用的。甚至,从一开始就可以,也应该直接使用。但我们并没有。对很多中国学生来讲,其实学了这么多年英语,倒也不是从来都没用过,只不过,用在一个比较荒谬、离语言的真正应用八杆子打不着的一样东西上 —— 考试。原本世上从来就不曾存在过任何一个真正 “公平、合理、准确” 的考试,所有的考试都有一定程度的荒谬成分存在。而国内的英语考试更是如此 —— 这事实几近于公理,谁都知道,乃至于无需进一步证明。
第二语言习得与母语习得有很大的不同。母语习得过程中,我们是先会 “听”,之后才会 “说”,听说都已经很熟练了才开始 “读”,而 “写” 是最后习得的。由于 “写” 本质上最需要思考能力(另外一个更加难以学会使用的东西),所以事实上,很多人(比例可能高得惊人)至死都没有真正学会 “写” ——他们顶多 “识字” 而已。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不仅这种自然的顺序被打乱了,对很多人来讲,听说读写哪一个都从来没有真正习得。
对第二语言来讲,大多数人 会很自然地先会 “读”,再会 “听”,之后很难会 “说”。至于 “写”,母语的都没弄明白呢,第二语言就不用提了。但是,事实上, “读” 已经是语言作为一种工具最为重要的功能了(关于过分强调口语的重要性,嘲笑 “哑巴英语” 的做法究竟为什么多少有些荒谬,我会写另外一篇文章),在第二语言是,“识字” 本身已经足够,“能言善辩” 当然很好,不过也算 “锦上添花” —— 就算没有花,也已经相当锦绣了。我们常说,大量的机会本质上都来自于信息不对称 —— “你知道的我不知道,所以我只好付费给你换取信息。” 那么,如果用英文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的话,是不是已经格外划算了呢?(还记得之前说过的 “其实连哑巴英语都并不那么坏” 么?)
3. 背单词不是学英语
一不小心就把 “背单词” 当作英语学习的全部,这是中国学生学英语最常见的缪误。背单词并不等同于学英语,它原本只应该是英语学习的一小部分内容而已。在国内,几乎每个学生都买过若干本词汇书。我常常见到学生的书架上有高考词汇书、四级词汇书、六级词汇书、考研词汇书、TOEFL 词汇书、SAT 词汇书、GRE 词汇书 …… 有时候我禁不住问,“咦?你怎么就不买一本好词典呢?” 得到的回答竟然是 “哦,太贵了……” 很难弄明白这些学生究竟是怎么想的。
其实倒也不是猜不出来。当学生看不懂一篇英语文章之时,他所能体会到的最直接的尴尬来自于让他们无能为力的 “大量生词”。于是就自然而然地认为自己的最大问题在于 “没有足够的词汇量”,于是希望通过背一本词汇书迅速提高词汇量(请注意这再次出现的急于求成之心理)。可问题真的就如看起来的那样吗?
如果我们把每个单词比喻成一块的砖头,而把一篇文章比喻成一栋的房子的话,那么就很容易明白文章并不只由词汇构成 —— 除了砖头之外,还要有很多其他材料,最容易想到的起码还有钢筋和水泥。并不是你比别的人拥有更多的砖头就意味着说你肯定能够盖出比别人更大的房子;如果你只有砖头而没有钢筋水泥的话,你有的只不过是砖堆而已。实际上,我们都宁可砖头少一点,但一定要有足够的钢筋和水泥 —— 这样的话我们就能造出房子。哪怕因为砖头没那么多所以房子小了一点,但是,毕竟还有房子可住,比既不中看又不中用的砖堆好多了吧?我真的很喜欢这个类比,可以把事情讲得特别清楚:
An essay is written with words just as a house is built with bricks, but merely a collection of words cannot be called an essay any more than a pile of bricks can be called a house.
在分辨哪一种背单词方法最好(后文会有详细论述)之前,首先要明白仅仅背单词肯定是不够用的,甚至是全然没用的 —— 只有砖头没有钢筋水泥等材料还不如什么都没有,因为既盖不了房子又干着急。
其实,各种各样背单词的 “神技” 几乎都没有多大用处。最好的、最有效的是最朴素的方法:通过大量阅读积累词汇,通过频繁使用消化词汇 —— 这也是不二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