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研究
童少年时期对封建思想、封建文化、封建教育的批评
对宣扬封建道德观念的《二十四孝》极为不满(老莱娱亲、郭巨埋儿),对封建家长制度、封建教育制度,对迷信、封建落后的陋习的不满。为后来五四文化运动时期对于封建传统的猛烈扫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南京求学时期受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影响
- 达尔文进化论认为,自然界种的一切生物都依照生存竞争、自然淘汰的规律发展着。严复结合当时的中国民族危亡的客观情势,由此发出“学习西方、与天竞争、自强保种”的救国思想。
- 鲁迅 接受了这一观点:新的必胜旧的、将来必胜过去、青年必胜老年。
- 这就构成了鲁迅进化论信仰即社会发展观的基本特点,而特别强调只有通过斗争才能取得社会的发展和民族的解放。
日本留学时期的思想经历
- 在哲学上提出了“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强调主观精神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发扬人物内在精神,强调少数天才和英雄人物在创造历史中的作用。
- 宣扬主观唯心主义和唯意志论的看法(暂时迷误)。
辛亥革命前后的主要思想状况
- 对辛亥革命从热烈欢呼到严重失望,并没有单纯的沉溺于忧愤之中,而是对辛亥革命的经验教训进行了认真的反思。
- 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软弱、妥协
- 中国革命任务的艰巨性、长久性
- 辛亥革命严重脱离广大人民群众
- 在苦闷和寂寞中继续奋斗、前进,缅怀古代先贤
- 从历史遗迹中汲取精神力量,重视反抗精神
- 从学术意义上看,给研究中国字体史和文学史做了必要准备
五四时期的政治思想
- 在政治思想上,基于强烈的民主主义要求,彻底的反对封建主义。
- 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就把斗争的矛头直指封建主义。揭露“吃人”的本质,并根本否定。
- 1919年10月《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抨击了封建“孝”道的观念,对三纲愤怒声讨。
- 对保古派的批判主要着重在“二重思想”(新旧并存、中体西用)的挞伐上,充分体现了鲁迅反对封建主义的彻底性。
五卅前后能用阶级观点分析社会问题
- 在对青年的看法上,鲁迅阶级论思想因素的增长还表现在他对某些日常生活现象的分析上。
- 十分明确地认识到了武装斗争的重要意义,尤其重视“国民性”的改造问题。对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
- 本时期文艺思想的主导倾向是现实主义,艺术应当是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
厦门时期认识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必然性
- 肯定了无产阶级专政是历史的必然,用阶级观点来观察和分析问题,表现得更加明显、更加全面
- 马克思主义认为,阶 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因为阶级属性和社会地位不同的缘故)
广州时期“基本跨入无产阶级世界观门槛”的几个重要标志
- 进化论的思路已彻底轰毁
- 阶级分析已经成为经常使用的解剖刀。正是从阶级斗争观点出发,认识到被压迫的人民必须重视武装斗争
- 头脑中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已占据主导地位。鲁迅认为实践是一切知识的来源
- 更加相信和热爱中国共产党
- 深刻认识到了国民党右派的反动本质
世界观根本改变的几个重要原因
- 严酷的阶级斗争、现实的教育,使鲁迅认识到进化论这一思想已经不中用了
- 中国共产党的影响、教育、信赖促进了他共产主义世界观的确立
- 马列主义理论的学习,使鲁迅掌握了新的思想武器
- 鲁迅世界观的转变也是他严于解剖自己的结果